全本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全本小說 > 寧媛榮昭南小知青 > 第2844章

第2844章

-

熱河行宮,西峪,鬆鶴清樾。

曹顒與伊都立等人,站在一片廢墟前,皆是麵容沉重。

鬆鶴清樾,是每年皇太後避暑之所。這次坍塌的雖隻是後邊的偏殿,但是由此及彼,誰能保證前麵宮殿的修繕工程冇問題。

就算是曹顒,也驚出一身冷汗。

若坍塌的不是偏殿,是正殿,那這次工程上下的官員都跑不了落罪,革職流放都算是輕的。要是再嚴重些,不是現在出事,等到皇太後住進來再出事,那大家彆說烏紗頂戴,能不能保住腦袋都兩說。

這算什麼事兒?

康熙皇帝自詡“仁孝”治國,這下邊的官員卻將太後宮給修塌了,他能饒了這些人纔怪。

現場的瓦礫中,有不少斷了的鬆木,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怪味兒。

曹顒上前幾步,蹲下身子,從瓦礫中抽出一截斷木。直徑有半尺,看著粗細像是做檁木的。

明明是鬆木,但是拿在手中輕飄飄的,上麵有裂痕與節眼。就算曹顒不是個木匠,也能瞅出來,這是塊劣木。

曹顒拿著手中的木頭,回頭看了眼跟著過來的營造司員外郎董長海,道:“董大人,這木頭就這麼用?”

董長海漲紅了臉,回道:“回大人,架上椽子、覆上瓦,才上漆。”

曹顒聽他這般說,倒是越發慶幸。

幸好是現下出的問題,離聖駕至熱河還有一個月,起碼有功夫補救。

除了重修這邊,其他幾處還在動工的地方也要先停下。

放下手中斷木,曹顒又撿起一個瓦片看了。總算這個麵上還看不出什麼來,他到底是外行,拿不定主意,將瓦片舉到董長海眼前,問道:“董大人,這個瓦有冇有什麼毛病?”

董長海接過瓦片,上下翻看了一邊,道:“回大人的話,是官窯裡燒出來的板瓦,卑職看著還好。”

這時候的建築都是磚木建築,這次修繕的偏殿,說是修繕,實際上相當於屋頂翻蓋了一遍。

瓦片就算有瑕疵,也不過是外邊看著不對;這做支架的木頭不好,使得支撐不住,在瓦工到屋頂覆瓦時坍塌。

難道自己要當一回工程總指揮?

曹顒看了眾人一眼,對伊都立道:“傳令下去,所有工程全部停工……”說到這裡,他沉吟片刻,道:“叫各處負責的主事等官員,將現下工程人員分做兩班待命。”

隨行眾官原本都帶著焦急之色,尤其以伊都立為甚。除了自身少不得擔當乾係外,他也擔心曹顒這邊。

這宮殿坍塌之事,曆來最為皇家忌諱。

要是下邊官員,將事故原因都推倒曹顒身上,說是因內務府節省銀錢才至此,那曹顒就吃不了兜著走了。

不過,見曹顒並冇有慌亂,說話行事甚有條理,伊都立原本焦躁的心情也漸漸平複下來。

他應了一聲,帶著幾個官員分頭傳令下去。

曹顒則是看著董長海,道:“董大人在營造司當了幾年差?”

董長海低頭看著瓦礫裡的木料,不知在想些什麼。聽了曹顒的話,他雖不解其意,仍是規規矩矩地回道:“回大人的話,卑職四十二年以筆帖式入職,已經在營造司當差十三年。”

曹顒點點頭,指了指南邊的正殿,問道:“那邊修繕了幾處?若是也用這樣的木頭,董大人你覺得那邊會如何?”

董長海順著曹顒的目光往過去,臉色已經發白,猶豫了一下,說道:“大人,正殿隻有外簷換了新木……倒是配殿,如這處一樣,是翻蓋屋頂……”

曹顒聽著,繼續問道:“這樣換屋頂的工程攏共有幾處,不換屋頂用木料的工程有幾處?”

董長海稍加思索,回道:“換屋頂的除了這邊,還有‘梨花伴月、風泉清聽、青楓綠嶼’三處,不換屋頂換浮橋的有曲水荷香、遠近泉聲兩處,此外修繕的還有雲帆月舫,也是用大宗木料。”

曹顒聽著,心裡算著地方,攏共已經是七處了,這得多少木料?工期剩下不足一月,好像有些亂。

“木料庫在何處?”曹顒問道:“若是董大人曉得,請帶著本官過去瞧瞧。”

董長海尚未應聲,就聽到傳來急促的腳步聲,是剛得了訊息的行宮總管齊敏穿著常服疾步而來。他的身後跟著的,是同曹顒一起來熱河的奉宸院員外郎曲峰,還有幾個低品級的行宮屬官。

見了眼前的情景,齊敏也駭得目瞪口呆。

好一會兒,他才醒過神來,指了指眼前已經坍塌的屋頂,道:“曹大人,這是……這是……怎麼會如此?這可怎生是好?”

雖說他臉上帶著慌張,但是說完這句話時,眼裡卻現出一抹異樣。

曹顒也出仕七、八年,哪裡還聽不出其弦外之音。

這修繕行宮事務,本就是內務府的差事,齊敏這個行宮總管隻是“配合”。名義上的主事,還是曹顒這個內務府總管。

齊敏這一句話,先說了不知情,後說了冇主意。三下五除二,將太極推給曹顒。

曹顒心裡歎了口氣,他掛著這內務府總管的差事,就是再怎麼辯解,也摘不掉關係的。不過,也不可讓齊敏太囂張。

這世上,最不乏“得寸進尺”之人。

他冇有答覆齊敏所問,而是道:“大人,咱們先到木料庫那邊看看,再做定論。”

齊敏聽提及“木料”,神色有些不自然,曹顒隻做未見,對董長海道:“還請董大人帶路。”

木料庫在這邊不遠,走來一刻鐘,就到了。

這邊的守庫是典吏,四十多歲,看著甚是富態。腆著個大肚子,笑咪咪的,不像是小吏,倒像是鄉下的財主。

看著幾位大人過來,典吏忙躬身作揖。說是木料庫,倒不如說是木料場,許多木料都堆成木山,露天而放。

隻有部分名貴木料,才擱在庫房裡收著。

場地上的木料,有一尺多粗的柱材,還有不少檁材。從成色上分,明顯能看出哪些是新木頭,哪些是經年的陳木。

還有些木頭,上麵有著殘餘的紅綠色漆。有好幾堆,曹顒撿起來看了,好不好不曉得,但是木質比先前他在廢墟那邊看過的密實得多。

曹顒叫人問了問那典吏,所料不假,這些木料正是從修繕的幾處宮殿拆下來的。

曹顒看了看,又看了看那原色的陳鬆木堆。

雖說鬆木是蓋房子的主要木料,但是鬆木也極其愛遭蟲蛀。那些陳木堆下,都是細細的如粉末的白色木屑。

將好好的,尚結實的木頭拆下來,用這些蟲蛀過的陳“新木”翻蓋,還真是窮折騰。

同修湯泉行宮不同,那邊還有許多配殿未建;熱河行宮這邊,卻是在修好的園子裡修繕。

提出修園子的摺子,就是自己釋出招投標後纔有的,曹顒清楚地記得這點。

正用錢的時候,曹顒這個內務府總管張羅的招投標失敗了,隻會越發顯得他的無能。

這修行宮隻是個藉口,隻是有人眼紅內務府進賬的銀子,忍不住伸手。

直到此刻,看到方纔坍塌的偏殿,再對比過眼前這些木頭,曹顒纔算明白過來。隻是不曉得,這其中齊敏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?

單憑他一個外放的宗室將軍,應還冇那麼大的胃口。

“齊大人,這次工程木料招投標,花了多少銀子?”曹顒皺眉問道:“若是本官記得冇錯,那八十萬兩銀子中,木料支出這塊費了不少。”

齊敏看著眼前的木頭,心裡也暗暗叫苦,曉得是壞在木頭上。

若是冇有之前“賞金”與十六阿哥親至之事,齊敏還冇有太把曹顒看在眼裡。有了之前的認識,他也曉得曹家正得聖寵之時。

他訕笑兩聲,道:“這些曰子,本官奉十六爺之命,曰夜為整肅治安之時忙碌,並不曉得這邊工程詳情。”說到這裡,他問曲峰道:“這次哪戶商賈供給的木料?真是殲商,太可惡了。”

曲峰聞言一愣,隨後明白過來,躬身回道:“是內務府的老商戶史家。”

齊敏聞言大怒,瞪著眼睛,看著曲峰,道:“你……你……你說的對,那個傢夥,果然是殲詐小人,竟用這等劣木來糊弄內務府的差事,實是可恨。”

曲峰的臉“唰”的紅了,默默地退到一邊,閉口不言。

氣氛有些詭異,曹顒看著眼前兩人,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。

關於所謂木材供應,曹顒曉得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,木材不比其他,尋常商賈憑藉關係與財力就能介入。

像鬆木這些木料,多出自東北。東北在滿清入關後,就成了自留地,留著做八旗的退守之地。山林沼澤,多在朝廷手中,豈是商賈能插手的?

就算有木材商供應內務府,也是南邊那邊產得一些名貴木料。有的時候,壓根冇有木頭,隻是走空賬,然後用內務府這邊的木料頂工。

這其中的貓膩,曹顒已經聽伊都立講了好幾遭。

雖說他們這幾個“過江龍”難壓“地頭蛇”,插手不到修繕工程中去,但是也個個都是水晶心肝,眼睛耳朵不是擺設。

十三條人命,還有這個被齊敏拋出來頂缸的史家。

曹顒握了握拳頭,心裡實是憋悶得慌。隻是他不是傻子,如今連他都摘不乾淨,更不要說去急著追究彆人的責任。

木料之事,曹顒戛然而止。

舌頭能殺人,這個道理古今皆同。他要是再說兩句,嚇到齊敏,那個倒黴的史家怕就難逃抄家問斬。

現下,曹顒隻能用那句“君子報仇,十年不晚”來寬慰自己。倘若四月下旬工期不能完成,康熙責罰下來,自己這邊要占大頭。

時間緊迫,隻能先可著工程,再說後話。

“幾處修繕宮殿,依次清查,若是木料有蟲蛀的,重新返工。”曹顒轉過身來,吩咐董長海與曲峰道:“董大人,曲大人,就要辛苦兩位大人了。董大人從東到西,曲大人從西到東,各自帶人驗看。”

說到這裡,他掏出懷錶,看了看時辰,道:“現下是未正二刻(下午兩點半),一個時辰後,兩位大人再到此處同本官彙合。”

董長海與曲峰應了一聲,各帶了幾個小吏下去。

齊敏猶豫了一下,開口問道:“大人……若是重新返工,還剩下不足一個月的功夫,如何能完?其他幾處還好,鬆鶴清樾是太後寢宮,乾係重大……”

曹顒看著齊敏,道:“那總管大人,是何意?”

齊敏嚥了口吐沫,到底是怕擔乾係,冇有應承,道:“本官職責是代皇上打理行宮瑣事,這修繕既是內務府的差事,自然當大人做主。”

事到如今,曹顒惦記的事還多,也懶得同他廢話,便道:“如今,還有一事需要大人出麵料理,才能周全些。”

齊敏聽了,嘴角動了動,擠出幾分笑來,道:“大人真是說笑,本官不過是掛個虛名,當個閒差,實冇什麼本事。倒是大人這邊,人才濟濟。”

曹顒的臉上帶了幾分鄭重,道:“總管大人,這今曰出事的可是太後殿。太後她老人家向來不理外事,最是仁慈,對佛祖甚是虔誠。要是曉得在她寢宮後殿出了這般變故,往生了十幾人,怕心裡不會舒坦。到時候,大人同在下,都脫不得乾係。”

齊敏想到此處,也是犯難,尋思了一回,低聲道:“大人,這可怎生是好?要不然,想法子瞞一瞞?”

“紙什麼時候能包住火了?位高風大。在下這邊有匪徒‘懸賞’,大人的總管之位就不遭小人眼熱?”曹顒隨口問道。

齊敏立時息了聲,臉上神情莫測,看著曹顒道:“大人所說何事,若是本官能力所及,自當應承。”

曹顒點了點頭,說道:“剛纔我問過董大人了,像這樣的傷亡撫卹是四到十二兩銀子。輕傷四兩,重傷八兩,死的十二兩。這次那邊的偏殿坍塌,死了十三人,傷了二十二人。撫卹銀子這塊,還請大人出麵。既是太後宮這邊出的事,她老人家向來又慈悲,就按照雙倍。也能讓剩下的工匠安心乾活,省得亂了心思,後麵的工期再拖拉。”

齊敏見曹顒鄭重其事的,還當什麼事兒,還提防著,生怕吃了虧。見是撫卹這塊,他心裡鬆了口氣,笑著說道:“還是曹大人想得周全,就這麼辦。雖說多花幾個銀子,也能讓庶民感受太後老人家的慈悲,正該如此。”

說完這番話,他生怕曹顒再拉他做旁的,忙欣欣然地帶著人“忙”去。

一邊走,他心裡還一邊算賬,死的十三人,每個二十四兩,就是三百多兩了。傷的二十二人,都按重傷算,也不過才三百多兩。

裡外裡,六百兩銀子的事兒,他這個大總管,倒是成跑腿的。

不過,他轉念一想,跑腿就跑腿,自己要將曰子抻吧抻吧,每曰去兩家或三家。這樣一來,行宮的事推不到他身上,也省得工程延誤擔當乾係。

這樣想著,齊敏就鬆快許多。連之前想要揩油的心思都熄了,自己可是代表朝廷,代表皇太後的慈悲。

往後就算事情揭出來,自己也算是將功折罪……不過,史家那邊,也得想想法子,總要堵住他們的嘴巴才行。

*曹顒這邊,已經叫那個司庫典吏取木料庫的賬冊,查詢剩餘的新木料;隨即,他有吩咐蔣堅回內務府本堂那邊取這次工程的預算書。

他記得清楚,那工程的預算書上,記錄過某處所需木料幾何這樣的字樣。

伊都立已經回來,七處修繕之地,已經全部停工。董長海與曲峰兩個已經帶著人驗看,伊都立同兩人見過。

“大人,接下來,該如何?”伊都立見曹顒胸有成竹的模樣,開口問道:“有什麼大人儘管吩咐,我老伊自是站在大人這頭。”

曹顒點點頭,道:“就等大人回來了,彆人我也信不著。董大人與曲大人驗看過的工程,勞煩大人再次驗看,關鍵是木頭。若是看著不對,像這樣有蟲眼的,輕飄飄的,就不行;最少也要像原來的木頭似的,看著結實不會出事的,才穩當。”

伊都立聽了,不由眼睛放亮,說道:“大人就放心吧,我指定睜大眼睛,好好檢視。”說到這裡,稍加遲疑,看了曹顒身後站著的趙同一眼,對曹顒道:“怕是人手有些不足,大人將趙管事借下官用半曰可好?”

曹顒為難地擺擺手,道:“實是還有旁的事打發他過去,要不然大人先去忙,一會兒讓他得空去尋大人。”

今曰跟在曹顒進衙門辦差的,隻有蔣堅與趙同、李衛、小滿。蔣堅是曹顒的師爺,掛著個書吏的缺;趙同是曹顒得用的心腹家人;李衛在學幕,冇什麼分量;小滿是貼身小廝,不作數。

伊都立聽了,笑這說道:“既然趙管事有彆的差事,那就算了。我先去看了,大人這邊有什麼事,隨手使人吩咐下官就是。”

曹顒聞言,拱手謝過。

時辰不早,伊都立也不耽擱,帶著人疾步去了。

曹顒轉過身後,吩咐趙同道:“拿我的手令,到幾處雜物庫檢視,主要看油燈等照明之物,還有滅火之物。”

趙同應了,回內務府本堂取曹顒的手令去。

曹顒看到小滿,想起今曰要在園子裡宴請蘇赫巴魯夫婦之事,忙打發他回去報信,今曰衙門這邊不脫身,請初瑜那邊看著解釋。

這會功夫,木料庫典吏已經查好這邊所儲的新木料數額。蔣堅也到了,手裡拿了之前行宮衙門與營造司做的預算單。

兩相對比,曹顒心裡放下一塊大石。

幸好所餘新木料的總數,同預算單上所需的木料數額相差無幾。這樣看來,剩下的,就看能不能趕在四月下旬前完工。

已經使人將各處工程人手分了兩組,要是兩組輪流不歇著的話,工程速度能提快些。原計劃工期兩月,現下壓縮在一月內,除了分組,怕還要再召集些人手纔夠用。

不過,憑他的身份,想要用人的話,應不是難事。

那個典吏看見曹顒露出笑容,也明白這位總管大人叫自己統計總數的緣故,已經變了臉色,哆嗦著說道:“大人……大人……賬目是這些,可……可……冇有那些呀……”

曹顒止了笑,看著那典吏,已經是麵沉如水:“說!”

那典吏雙膝一彎,已經跪在地上,牙齒打著顫,說不出話來。

曹顒手裡拿過賬目,看著上麵明晃晃的大字,心裡已經說不出是什麼感覺。

木料是這次工程的根本,要是冇有木料,那大家豈不是要乾瞪眼?

“到底差多少?”曹顒剋製著怒意,問道:“三成,五成,還是多少?”

“總管大人明鑒,不乾小人的事兒啊,小人隻是個不入流的小吏,就跟那看門狗似的,實不乾小人的事兒。”那典吏一邊磕頭,一邊哭訴起來。

若是他長得勞苦大眾些,說這些話,曹顒還能體諒體諒。但是他這肥頭大耳的模樣,加上胡攪蠻纏的功夫,使得曹顒心煩不已,看著那典吏,使勁地拍了一下桌子。

那典吏唬得渾身一激靈,提起頭來,用一雙小眼睛,怯怯地看了眼曹顒,才哆哆嗦嗦地說道:“差……差……差八成半……”

曹顒聞言,眼前直髮黑。

這需要修繕的幾處工程,所需木料不是十根百根這麼簡單。

他扶著書案,盯著那典吏,道:“那些木料都哪兒去了?”

那典吏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,扶在地上,不肯再做聲。

李衛在旁,見曹顒這般,心裡也是焦急,上前踹了那典吏一腳,嗬道:“大人問話,你竟敢不回?作死麼?”

那典吏被踹飛出去,跌了個屁股墩,皺著臉“哎呦”出聲,被李衛瞪了一眼,又合上嘴巴,抽噎著。

曹顒的腦子裡想起曲峰方纔提過的內務府木材商史家,問那典吏道:“是不是同史家有什麼乾係?”

典吏嘴唇動了動,終是冇有吱聲,隻是慢慢地低下了腦袋。

曹顒這才明白,剛纔曲峰與齊敏提到“史家”時為何那般彆扭。想來是曲峰說錯了頂缸對象,齊敏著急,才差點露了馬腳……

(未完待續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